配电网络无功补偿的实践与探索
功率因数是考核电力企业的一个重要技术经济指标。无功补偿工作的好坏直接牵扯到电力企业的经济利益。过补偿和欠补偿会造成线损增大,要想最大限度地降低线损,只有把网络中的无功电流限制到最低限度,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。据此,以往任保一种单一的补偿方式都是不尽人意的。现分以下几点简单说明。
1 变电站集中补偿。可以减少变电站以上输电线路传输的无功电力,降低送电网络的无功损耗。但它不能降低配电网络的无功损耗,因为用户需要的无功还要通过变电站以下的配电线路向负荷端输送,lOk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仍有无功电流在流动。所以它代替不了配电网络的补偿作用。解决不了配电网络的降损问题。
2 10kV线路分散补偿。在选择好补偿最佳容量和最佳位置之后,对10kV配电线路会起到较好的补偿作用。尽管如此,在补偿点前后的网络中,仍然有部分无功电流在流动。难免会出现后夜空载时的过补偿和重负荷时欠补偿现象。这种补偿基本上是“以高补低”的,显然是不太合理的。
3 用户的自动补偿。在工矿企业用户中使用成套低压并联电容器柜较多。装有无功功率自动补偿器,相当于低压集中补偿,它适用于低压供电半径短、负荷集中的地方。对低压供电半径较长的动力线路,作用不大。一般情况下,无功功率自动补偿器,故障较多,寿命较短。一面柜子的价格在14000--16000元之间,对于小型企业来说,承受能力有限。当自动补偿柜子退出运行(接近空载)时,配电变压器就出现无补偿情况。
4 无功负荷后移。由于社会的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用电设备的类别和数量急剧增加,使网络末端无功负荷逐渐增多。由于无功负荷向后移动,补偿的重点也随之向低压向网络末端方面转移。这些新的情况、新的问颞廊用新的无功补偿方法去解决。
【上一个】 动态无功就地补偿—不可轻视的巨大资源 | 【下一个】 滤波电容的好坏应该怎么样测量? |